2025-08-24 13:01
在兰州城关区的东方红广场。1952年就有了,七十多年来改了七八回,兰州人多半都在这儿留下过念想。以前这儿既是大家开会的地方,也是闲下来遛弯儿的好去处,可现在呢,因为太想往商业上靠,改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明白。就说2025年夏天吧,广场上光溜溜的水泥地晒得发烫,周围高楼倒是越盖越多,看着就像这西北城市在往前走的时候,心里头又拧巴又迷茫。
早年间的东方红广场,跟现在完全是两个样。1968年那会儿,为了能容下十万人开会,广场才正建起来。正中间立着个12米多高的毛,底座上刻着“1949”,一看就带着那个年代的劲儿。七十年代的时候,广场西边是兰州卷烟厂堆烟叶的地方,走过去就能闻见一股浓浓的烟香;东边呢,是国芳百货的老祖宗——东方红百货大楼,俩地方一左一右,倒也热闹。那时候天擦黑,广场上就挤满了人,穿蓝布褂子的工人,手里端着搪瓷缸子溜达的干部,孩子们追着鸽子跑,老头儿老太太坐在台阶上唠家常,那股子烟火气,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暖和。
1981年那次改造,给广场添了不少活气。堆了假山,弄了喷泉,成了兰州最早有模有样的景观。统办一号楼和科学宫盖起来后,这儿不光是玩的地方,还成了有文化味儿的地标。八十年代末的广场,简直是兰州人的“宝地”:雪松和国槐挡着太阳,树荫底下,年轻人捧着《读者》小声聊天。1993年地下商场开了张,广场就更火了,又能买东西,又能耍,又能歇脚。
说起1984年国庆,山字石小学的学生们印象深着呢。九月里,每天下午都得去广场,两千多个孩子举着小红旗,排练拼“祖国万岁”这几个字。“那时候的广场,不光是个开会的地儿,早就成了老百姓过日子的一部分。”这种大家伙儿都能掺和进来的热闹,到1999年那会儿最盛,改造后广场上快一半都是绿地,喷泉和灯光秀。
变故是从2019年地铁1号线开通开始的。为了修地铁,广场底下挖得乱七八糟,原来种树的土全换成了钢筋水泥。改完之后,水泥地多了三成,绿地剩不下15%,就那么几棵雪松,根都伤了,眼看着活不成。更让人糟心的是,地下商场的入口设计得跟个“蹲坑”似的,难看不说,下雨天排水还是老毛病。2023年七月一场大雨,地下商场积水快到膝盖,一下子损失了上千万。
太想赚钱,把广场的魂儿都改没了。国芳百货从原来的五层小楼,江南JN体育愣是扩成了14万平方米的大商场,玻璃墙和大显示屏把东边的天都挡住了。西边的兰州体育馆2023年也改了,添了些智能健身器材和塑胶跑道,可收费太高,压根没人去。这种只想着做生意、不管老百姓舒坦不舒坦的改法,让广场从“城市客厅”变成了没人愿意去的“商业孤岛”。
交通是方便了,可来的人反而少了。地铁1号线个出口连着周围的商场,32条公交线都到这儿。
要说不一样,还是旁边的兰州体育馆。这馆子1984年建的,2023年改造的时候,八成的老结构都留着,新添的智能设备和外面的运动区,全免费开放。馆里五千多个座位的主会场,不光能办国际比赛,还常搞市民羽毛球赛;外面的塑胶跑道,晚上总有几百人跑步,真成了大伙儿锻炼的地方。这种改法,既添了新东西,又没丢了公益的本分,让体育馆活出了新样子,还带着人情味儿。
再看东方红广场,改来改去,就没把做生意和老百姓的公共空间摆平。2019年搞的枢纽站整治,把地下空间几乎都用来做生意了,规划的1.2万平方米里,只有15%是给大家办事、休息的地方。这么一弄,地上地下彻底分成了两半:地下商场人挤人,地上因为没树荫,夏天热得根本没法待。有搞规划的就说:“等广场成了国芳百货的‘前院’,它就不再是老百姓能随便去的地方了。”
Copyright © 2022-2028 江南JNSport体育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:湖ICP备43150221号